时间:2010/11/15 访问:1061
财政预算改革将更进一步。针对近日“明年开始全国预算外收入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”的传言,有权威人士告诉《第一财经日报》:“改革时间表已经比较确定。”
据了解,今年9月中旬,财政部已向各地财政部门发出通知,要求自2011年1月1日起,各地各部门、各单位预算外管理的收入(不含教育收费)将全部纳入预算管理。 此次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后,收入预算级次保持不变,原上缴各级财政专户的收入上缴同级国库,财政部门应及时核拨预算资金,保障相关部门的正常运转经费和相关事业开支。 此外,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的,执收单位所需支出按政府性基金方式管理。 “预算外收入的存在是个历史问题。以前在我国预算内财政收入比较少的时候,预算外收入是对预算内资金无法覆盖的公共服务支出的补充。但是随着预算内资金逐渐增长,预算外资金的存在意义也就失去了,反而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出无法监管的情况。”中央财经大学政府学院副院长温来成告诉本报记者。 针对预算改革,此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多次指出,要“完善预算管理制度,提高预算的完整性和透明度。要建立由公共财政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、更加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”。 事实上,地方政府预算外收入的规模一直并不为中央政府所掌握。从实际情况看,不受各级人大监控的政府预算外资金,也出现了不少问题。比如在资金的来源上,就曾广泛出现过巧立名目乱收费增加民众负担的现象;在资金管理上,也不断出现过由于政府自身监管不力而导致失控、挪用的情况。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估算,2009年全国有6600亿元的预算外收入。这意味着如果改革成功,这部分资金都将进入2011年的财政预算,并接受各级人大的监督和审核。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估算出的这6600亿元应该不包括全国土地出让收入。后者虽属于预算外收入,但早在2007年,中央政府就已要求地方将全部土地出让收入纳入预算管理。 谢旭人今年3月在全国“两会”期间表示,2009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为14239亿元,全部纳入地方政府基金预算,专款专用。而2月初,国土资源部发布的数据却显示,去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达到15910.2亿元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