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经济法》新考纲与应试策略

时间:2009/8/18  访问:1327

 

  教材内容的变化

  1.第一章作了重大修改,不再是阐述经济法基础知识,而是阐述法律基础知识,并加入了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等内容。

  2.第三章外商投资企业法未作大的变动,只是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并与分立等内容。

  3.第七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原为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,这章有较大改动,第一节改为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,并新增第六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内容。第二节至第五节内容亦稍有变化,如修改了资产评估的范围,增加了企业国有资产向管理层转让等内容。

  4.第十一章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有重大修改,内容大为简化,难度大为降低。

  5.第十四章工业产权法原为知识产权法,该章删除了著作权法,并且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移到了第十五章。本章的专利法部分按照2008年12月的《专利法》和2002年12月的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进行了修改。

  6.第十五章竞争法为2009年新增内容,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在第十四章知识产权法中,反垄断法为今年新增内容。

  如何应对2009年《经济法》考试

  《经济法》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,但不意味着考试就要“死记硬背”,相反,考生需要作更多背诵之外的功课,比如比较、链接、理解的学习方法。

  用比较的方法背诵。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,将相同的或相近的、相反的、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,相互比较,对照记忆,这样就能准确掌握有关内容。考生普遍反映多项选择题很难答,总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难以取舍。因此,对教材中并列条款较多的地方,一定要反复比较,准确掌握。

  用链接以线串点的方法背诵。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,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,但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容易搅和在一起。如果就这样去考试,肯定会答非所问。此时要作一项重要的工作,即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,再由每条线理出答题要点,这样就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贯穿起来了。

  理解以后再背诵。《经济法》课程中专业术语较多,有的句子还有点绕口,如果死记硬背,势必事倍功半。因此一定要搞懂有关规定,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有关内容。

  总之,只要在大脑里留下不同深度的记忆,考生就不会将相关内容混淆了。还有的考生有记忆盲点,如记不住有关原则,尤其是四个字为一组、八个字为一条的原则;有的人数字概念差,百分比和数字总是搞错,这样的考生应当专门列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内容,强化记忆。  教材内容的变化

  1.第一章作了重大修改,不再是阐述经济法基础知识,而是阐述法律基础知识,并加入了诉讼时效司法解释等内容。

  2.第三章外商投资企业法未作大的变动,只是增加了外商投资企业的合并与分立等内容。

  3.第七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原为国有资产管理法律制度,这章有较大改动,第一节改为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概述,并新增第六节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的内容。第二节至第五节内容亦稍有变化,如修改了资产评估的范围,增加了企业国有资产向管理层转让等内容。

  4.第十一章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有重大修改,内容大为简化,难度大为降低。

  5.第十四章工业产权法原为知识产权法,该章删除了著作权法,并且将反不正当竞争法移到了第十五章。本章的专利法部分按照2008年12月的《专利法》和2002年12月的《专利法实施细则》进行了修改。

  6.第十五章竞争法为2009年新增内容,其中反不正当竞争法原在第十四章知识产权法中,反垄断法为今年新增内容。

  如何应对2009年《经济法》考试

  《经济法》科目需要记忆的内容相对较多,但不意味着考试就要“死记硬背”,相反,考生需要作更多背诵之外的功课,比如比较、链接、理解的学习方法。

  用比较的方法背诵。要善于运用比较方法,将相同的或相近的、相反的、同类的内容放在一起,相互比较,对照记忆,这样就能准确掌握有关内容。考生普遍反映多项选择题很难答,总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难以取舍。因此,对教材中并列条款较多的地方,一定要反复比较,准确掌握。

  用链接以线串点的方法背诵。考生复习到一定阶段,会觉得已经背了很多内容,但此问题和彼问题的答案容易搅和在一起。如果就这样去考试,肯定会答非所问。此时要作一项重要的工作,即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列出线条,再由每条线理出答题要点,这样就把零碎的知识点用一条线贯穿起来了。

  理解以后再背诵。《经济法》课程中专业术语较多,有的句子还有点绕口,如果死记硬背,势必事倍功半。因此一定要搞懂有关规定,这样才能真正掌握有关内容。

  总之,只要在大脑里留下不同深度的记忆,考生就不会将相关内容混淆了。还有的考生有记忆盲点,如记不住有关原则,尤其是四个字为一组、八个字为一条的原则;有的人数字概念差,百分比和数字总是搞错,这样的考生应当专门列出自己容易出错的内容,强化记忆。

 

版权所有:北京国富会计师事务所(特殊普通合伙)广东分所 粤ICP备10060629号 法律声明 | 您是第9087434位访客
>>